三年過去了,為什麼我們很多人的記憶,還停留在2019年?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們經歷了水與火的考驗,看過了太多的悲歡離合,歲末的疫情「大禮包」,更是讓我們受用至今。作為2022預言的最后一年,2019年,注定在歷史中畫上了濃墨一筆。
2019年開年,上天就送來了第一份「問候」,青海玉樹地區連續12次的強降雪,打破有史以來最高記錄。受災人群20.7萬人,成千上萬頭牛羊橫S遍野,幸得社會各界積極幫襯,這開年第一「難」,雖有驚但無險。
3月30日,四川涼山發生森林火災,海拔3800余米的著火點,讓救援工作無法順利展開。復雜的地形、陡峭的山谷,在250名消防員12個小時奮戰下,火勢終于得到控制。
只不過這一役,31名消防員付出了寶貴的生命。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愿他們在上邊一切安好。
時間來到7月份,長江中下游地區遭受2輪強降雨,多地水位警戒線超標。
湘江地區發生50年以來最大洪水,一千多萬人生活受到影響,一百多萬人被迫離家,直接損失超300億。同樣被大水困住的,還有廣西、廣東、江西、浙江、福建、湖南6省,無情的瓢潑大雨,再次給我們上了一課。在大自然面前,我們是多麼的渺小。
這一年,生活在江浙地區的朋友,也有幸見識到了1909號超級台風「利馬奇」的威力。
這匹被ZY氣象台毫不猶豫給出「紅牌」的快馬,最初只是一塊云,誰也沒想到,隨著一路北上,讓它完成了屌絲逆襲。
國內在經歷風與火的洗禮,海外的風暴更加瘋狂。曾在汶川地震中,為我們捐款1萬美元的印尼,遭遇7年來最嚴重洪澇災害,數十萬印尼人的家園被大水淹沒。
頻頻挑事的澳大利亞,也嘗到了「后院起火」的滋味,持續燃燒200多天的大火,毀掉了將近600公頃的土地。這個面積相當于3個北京,或者是大半個江蘇。
25億人因此遇難,30億只動物死亡或流離失所。號稱「世界第一」的美國,多地出現惡劣天氣、南部龍卷風肆虐、加州也出現了5.5級地震。
2019年一年中,全球范圍內發生的自然災害超過百起,但凡是我們能叫得出名字的國家,基本都在這個名單之列。不過好的是,有悲也有喜,在我們沉浸于痛苦之中時,天際傳來的捷報,讓我們罕見的露出了笑容。
2019年,中國航空領域上演了多出「重頭戲」,堪稱是最硬核的一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登錄月球背面,來了一個「開門紅「。這是人類的首次「月背之旅」,傳回了月球背面的清晰圖像。在隕石撞擊月球40億年后,這里終于迎來了首位「客人」。
12月20日,「玉兔二號」月球車,打破了前蘇聯「月球車一號」的記錄,成為了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建造了航天領域又一里程碑。
時間才過了 一周后,嫦娥五號再次升空,成功將目標衛星送至軌道后「王者歸來」,為2019年我國的航空事業畫上圓滿句號。同時,也標志著我國從「航空大國」邁向了「航空強國」。
這一年,也是中美建交40周年,從「新生」到「不惑」,彼此磨合的愈發順利,然而背地里的暗暗較勁卻從未停止。
北斗沖組網的構成,宣布美國GPS獨裁時代結束。「天上建好,地上用好」的北斗口號喊出后,西方的科技自信一擊即發。航天事業處處開花,背后離不開科研人員的努力。可不幸的是,10月1日,為我國航天科研事業培養無數人才的文傳源老先生,在101歲高齡時閉上了雙眼。
12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執中老先生,因患病不治身亡,在84歲時離開了我們。
兩位老科學家的先后離世,是我國科研領域的一大損失,在我們悲傷之余,更應該秉承其遺志,在分離之后開始新生。
2020預言的最后一年,一切都在重新開始
分離代表著結束,但同時也意味著重新開始。
這一年的娛樂圈,明星們扎堆失婚。
高云翔X侵案鬧的沸沸揚揚,終究是負了董璇,二人以「云失婚」結束。李晨范冰冰相愛5年后,成為了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宋仲基宋慧喬的閃婚閃離,更是亮瞎了我們的雙眼。「大女人」馬伊琍,內心創傷還是無法復原,失婚后「小丈夫」文章從此一蹶不振。另外,還有郭德綱「愛徒」曹云金失婚,《愛情公寓》中的「小姨媽」鄧家佳失婚。當「分離」充斥我們996的生活時,新生和激情也同樣不遑多讓。
2019年,是中國電影最輝煌的一年,這一年中國電影共生產1037部。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緣起·白蛇》的上映,將中國的動漫電影質量,硬生生上提了一個高度。這一年,吳京的《流浪地球》斬獲46.87億票房,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同時也在告訴外界,中國人也能拍好科幻片。2019年的電影圈,也能稱為「紅色之年」,借著之前《戰狼2》的余勁,《我和我的祖國》、《八佰》、《烈火英雄》、《中國機長》等正能量影片口碑大爆。經典動作系列電影葉問,也迎來了完結篇。
本以為2019年就會這樣過去,誰也沒想到的是,在12月31日,2022預言的最后一天,一條「武漢出現不明肺炎」的消息,悄然登上熱搜。
當時的我們還沒意識到,這條消息的影響力有多大,以致于未來三年內,凡是與其有關的話題,都成了熱搜榜單的常客。且因為疫情的持續發力,很多國家深受其害。
或許正是因為2019年,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美好畫面,之后三年被疫情掣肘之下,我們渴望擊敗疫情、重歸美好,正是這種對光明的期望,讓我們的大腦選擇性的將記憶停留在了2019!心向光明,不懼黑暗,當我們習慣了苦難之日,就是成功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