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片老房子建造將近有百年歷史,有姓周的一家人住在這片擁擠的老房子,可以說是在夾縫中生存,仿佛在小小的國道里面勉強搭出的一座房子。
在這個不到10坪的三層空間里面,住著周家一家三口和父母一共5人。在這狹小的空間里面硬擠下5個人,小編看到視訊都免不了驚訝,這一大家子人究竟是如何住下來的。
作為家里最小的小朋友,如果晚上想跟爺爺奶奶一塊睡,那爺爺就必須鉆進柜子里面睡覺;如果要跟爸媽一起睡,那爸爸或者媽媽就必須睡在地板上,5口之家竟然都有小朋友的一個睡覺的地方。
設計師王平仲,在多次走訪周家后,頗為周家一家人的居住環境擔憂:房屋的幾面墻僅有一面屬于周家唯一屬于他們的那一面還是很臨時性的搭建法。在這樣的居住環境下是非常危險的。
老房子防風、防雨、隔音也是很大的問題
雖然改造難度很大,但是看到一家人居住在隨時可能出現意外的房子里,設計師還是決定挑戰這個高難度工程。
改造還沒開始,鄰居家親戚就跳出來了,他們不同意改造擔心占用自家的空間。設計師不得不多次奔波一次次地修改設計圖,耐心地為鄰居講解設計方案而且再三保證不影響他們的利益,終于在多次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獲得了鄰居親戚的同意。
改造終于可以進行了
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后改造最終完成,周家人看到改造后自家的房屋都不約而同地笑了···
通透的玻璃貫穿整個房屋
大門上的一個周字,這種歸屬感讓周家人暖到心里
二樓的臥室不僅兼客廳、餐廳于一身
還擁有了超大的儲物空間
三樓更是讓人驚喜,狹小的空間被充分運用起來
隔壁狹窄的空間還特意設計了一個書桌供孩子學子使用
樓頂通透的天窗更是讓自然光線充分照進房間,原來陰暗的房間頓時明亮了不少
廚房和衛生間也做了區分處理,
在一樓和二樓都設有衛生間,再也不用排隊上衛生間了。
室內空間處處體現著對這座老房子、祖輩幾代人過往歷史的尊重
特地保留下來的青磚
嵌于地板中的時光流轉
外部空間也被設計得美輪美奐
看著全新設計的家,周家奶奶再也忍不住的哭了起來
長久的辛酸余此刻的幸福,全都被淚水包含
這就是美好的家居設計的意義,不僅僅是居住,而是給居住在里面的人帶來溫暖、合理、體貼,帶來屬于家的溫暖于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