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喵星人統治的這顆星球,貓貓不止居住在人類密集的區域方便管理,甚至人煙稀少鳥不拉屎的地方也同樣有喵星人駐扎生活。
在非洲和亞洲的沙漠地區,世界上最惡劣的生存環境之中,便生活著一種叫做沙貓的小型貓科動物。
它們背部的皮毛呈現沙子似的黃色,四肢外側和背部還有著黑色的橫向條紋與斑點,而軟乎乎的肚皮卻是乳白色。
在一眼望過去全是沙子的沙漠,這種保護色能很好地掩蓋沙貓的身形,讓其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即便是在白天最高能達到40℃,夜晚有零下25℃的極限溫差下,沙貓的這身皮毛也能保證它本身過得相對舒適。
白天貓毛隔熱,晚上貓毛保溫,實用性不亞于路邊賣冰棍的大叔泡沫箱子外裹的那層軍綠色大棉被。
在特別熱的天氣,被持續炙烤的沙子有可能達到80℃的高溫,普通小貓踩上去很大機率就是被燙傷,然而沙貓的肉墊上額外長著的厚毛卻能有效防止這一點,非常實用。
而且,這長毛的腳心還給沙貓帶來了另一個優勢,它們在沙子上行走時幾乎不會留下腳印。
沙漠版凌波微步,有效防止掠食者的跟蹤,回避渴望擼性感小野貓的人類。
大得和小貓貓頭不成比例的巨耳也不是進化來賣萌用的,加大的耳廓外加幾乎兩倍于普通家貓的耳道,使得沙貓可以聽到一公里外的細小聲音。
當然,也不排除大耳朵變成獸娘就是很萌就是了,《獸娘動物園》動漫中的沙貓擬人對沙貓外表和習性還原的都還不錯,很有人氣。
白天,沙貓一般會窩在陰涼處躲避高溫,就算出門也是盡量壓低身形,以肚皮貼地的姿勢在沙子上高速移動,盡管動作很滑稽,但速度也能達到40公里每小時那麼快。
晚上,各種昆蟲、鼠類、鳥類都能成為沙貓的晚餐,畢竟家附近已經這條件了,再挑食就不禮貌了。
為這一口吃的,貓貓在夜晚有時要走過8公里的路程,微信步數排行榜常年第一。
實在逼急了,角蝰等蛇類也不是不能吃,按住就是一場龍虎斗。一面注意角蝰的毒液撕咬一面還要伺機攻擊,可別因為沙貓的體型小就低估了它的戰斗力。
一旦有了機會,逮住就是飛貓騎臉咬斷后頸椎,蛇肉可比蟲子耗子吃著過癮多了。
殘血坐等收割
此外,沙貓還有個BUG的屬性:沙漠缺水,它就干脆放棄喝水這個選項。
所有的水分補充幾乎都來自它平常捕食的那些小動物,放到人類身上就相當于每天就靠吃水果蔬菜各種肉來補充水分,雖說不會渴死,但人不如貓,總覺得別扭。
動物園的沙貓
不過隨著人類在沙漠內以及周邊的活動越來越頻繁,沙貓的生存環境很難不受到威脅,植被的減少和流浪的家貓家狗自帶的傳染病都有可能進一步減少沙貓的野外數量。
有些人還會因為沙貓長得可愛來重金下單,想把它們養在家里,但適應了干燥的沙貓很容易因環境變化生病,平時的貓糧就更別說了根本吃不慣。
而且沙貓還有用貓尿標記領地和所有物的習慣,這麼一個全天候隨機滋水槍,你根本把持不住。
水槍發射
[發.春]的時節,沙貓還會頻繁發出類似小狗的吠叫聲,這時候你或許很希望它是一個美麗的啞巴新娘。
另外有個奇怪的點是,由于常年在沙漠居住,打洞是每只沙貓的基礎技能,剛生下的小貓,打洞藏起來,吃不完的東西,挖坑埋起來。
剛拉出來的奧利給,為了不給掠食者跟蹤自己的機會,也藏起來。
可以說,沙貓的一天不是在打洞,就是在打洞的路上。
可這吃的和屎都埋在地下,餓的時候不小心挖錯了那可就太尷尬了吧?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