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座價值 5000多萬的西班牙酒莊落戶。
讓人好奇的是,這座豪華酒莊的老板卻是一位無權無勢的普通人。
那麼,這位普通人究竟憑什麼能開辦一家西班牙豪華酒莊呢?
開辦價值數千萬的西班牙酒莊的董事長名叫 張愛民,他在開辦酒莊之前只是一個被工廠辭退的打工人。
張愛民之所以從一個被辭退的落魄打工人,搖身一變成為一名擁有 千萬級資產的大老板,只是因為張愛民年輕時結下的一個 善因。
1985年,20歲出頭的張愛民在徐州市一家閥門廠當推銷員,雖然一個月工資只有360塊錢,但勝在較為穩定。
張愛民舊照
在炎熱的夏天,張愛民覺得頭髮長長后比較悶熱,所以他照常來到自家附近的理髪店理髪。
因為男生頭髮長得比較快,所以張愛民是附近理髪店的常客。
張愛民來到理髪店后,看到理發店老板正在給別人理髪,于是他給理髪店老板打了招呼后,便坐在椅子上排隊理發。
理髪店老板看到張愛民到來后,呼喚了一聲: 「阿云,給這位哥哥先洗個頭。」
在老板的呼喚下,一位14歲瘦弱的毛頭小子從屋里出來,老板也給張愛民介紹了一番: 「他是我弟弟,叫孫榮勝,小名阿云,國中不上了在我理髪 店當學徒呢。」
張愛民看到孫榮勝雖然十分瘦弱,但眼睛卻特別有神,一下子便對這個比自己小十多歲的男孩產生了興趣。
孫榮勝在給張愛民洗頭時,兩人也打開了話匣子。
期間,張愛民問孫榮勝為什麼國中沒上完就選擇輟學,到理髪店當學徒呢?
孫榮勝的回答讓張愛民對他產生了幾分憐憫。
原來,孫榮勝家中有8個兄弟姐妹,吃飽飯都成了問題,根本沒辦法拿出錢讓孫榮勝繼續上學。
因為生活所迫,14歲的孫榮勝只能離開了老家,投奔到江蘇的哥哥這里,想著學一門理發手藝,至少不會讓自己餓著肚子。
孫榮勝剛來理髪店沒多久,給人理髪的剪刀都拿不利索,所以哥哥便先安排他給客人洗頭。
雖然孫榮勝沒上完國中便早早輟了學,但他卻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男孩,哥哥教他的洗頭技巧一學就會,而且在給張愛民洗頭時,手上的力道非常巧妙,按得張愛民非常舒服。
洗完頭后,張愛民毫不吝嗇地在理髪店老板面前夸贊了孫榮勝的手法嫻熟,讓孫榮勝十分開心。
左張愛民 右孫榮勝
一連數個月,張愛民幾乎每個月都會到理發店中理發,也總是讓孫榮勝給自己洗頭,一來二去,兩個人漸漸地熟絡了起來,無話不談。
在一次理髪時,孫榮勝給張愛民洗完頭髮以后,張愛民卻直接對老板說: 「阿云都學了這麼久了,這次讓他給我理一次頭髮吧,我來讓阿云練練手。」
都說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此刻張愛民就成為了孫榮勝的伯樂,讓孫榮勝不勝感激。
14歲的孫榮勝身高不過1米5左右,即便張愛民坐在椅子上,孫榮勝都得墊著腳來給張愛民理發。
張愛民看到孫榮勝滑稽的模樣,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不過張愛民還是對孫榮勝說: 「你拿個凳子,站在凳子就夠得著了。」
張愛民的話讓孫榮勝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但很快便拿來了一個小凳子站在上面給張愛民理發。
張愛民和孫榮勝的友情就是建立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上,張愛民從來沒有任何看不起孫榮勝,而孫榮勝也將張愛民認作了哥哥。
隨著張愛民和孫榮勝的兄弟情誼越來越深厚,每次到理發店理發,張愛民總會讓孫榮勝給自己理發,而孫榮勝也沒有辜負張愛民,理發技藝越來越嫻熟。
從張愛民初次在理髪店遇到孫榮勝,已經過去了兩年時間,16歲的孫榮勝卻做了一個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就在孫榮勝已經能夠熟練地給顧客理發髪,并且受到顧客的好評時,他卻不想在理髪店繼續干下去了。
孫榮勝是一個有抱負的青年,雖然學歷不高,但他并不想一直窩在理發店中,想要闖蕩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孫榮勝的想法很天真,但他的意志卻很堅定。當孫榮勝將自己準備出來闖蕩的想法告訴哥哥后,換來的只是哥哥的強烈拒絕。
遭到哥哥的拒絕后,孫榮勝的心情十分低落,恰巧張愛民到理發店中理發,看到孫榮勝滿臉愁容,便詢問他怎麼了?
孫榮勝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張愛民后,張愛民卻鼓勵孫榮勝: 「男兒有夢就應該去闖!」
張愛民的鼓勵讓孫榮勝很開心,他衷心地感謝張愛民這個哥哥,但卻沒辦法說服哥哥與家人。
就在孫榮勝發愁應該如何說服家人時,開理髪店的哥哥因為浙江老家有事,暫時關停理髪店,而孫榮勝也趁著哥哥離開徐州時,一個人前往了溫州闖蕩。
孫榮勝離開得匆忙,并沒有及時聯系上張愛民,但兩個人的緣分卻并未中斷。
溫州
就在孫榮勝離開徐州后不久,張愛民看到了關停的理髪店,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但他還是由衷的祝福孫榮勝能夠干出一番事業。
兄弟兩人分別4個多月后,張愛民因為工作原因,需要出差一周。
萬萬沒想到,正是張愛民此次出差,同時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
張愛民在溫州出差時,早早結束了所有工作,閑來無事的他在溫州繁華的步行街上閑逛,希望能買一些特產帶回家。
就在張愛民逛街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出現了一道瘦弱且熟悉的身影。
張愛民大聲地呼喊了一聲: 「阿云?」
沒曾想,當熟悉的身影轉過頭后,張愛民和對方同時愣住了。
張愛民看到的熟悉的身影正是孫榮勝,不過此時的孫榮勝卻更顯消瘦,身上穿的衣服也臟得不像樣。
孫榮勝在看到張愛民后,一時間內心五味雜陳,說不出具體是什麼味道,他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與張愛民說話。
張愛民看到孫榮勝的落魄模樣,瞬間明白了他的處境,于是張愛民率先開口: 「走,跟哥吃飯去。」
說罷,張愛民拉著孫榮勝便走向了步行街上的一家飯店。
張愛民點了兩份主食和幾個小菜,當飯菜上齊后,孫榮勝對著飯菜便一頓狼吞虎咽,邊吃邊訴說著離開后4個月發生的事情。
孫榮勝本想著大展拳腳,奈何他一沒學歷二沒技術,找工作時處處碰壁,非但一分錢沒掙到,反而花光了身上的所有積蓄。
孫榮勝沒臉回到徐州找哥哥,也不害怕辜負張愛民的期待,所以他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流落在溫州街頭,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
聽完孫榮勝的訴說后,張愛民卻絲毫沒有嫌棄,并且認真勸導孫榮勝: 「你覺得你接下來的人生應該怎麼辦?難不成還要流落街頭嗎?」
孫榮勝只是搖搖頭說: 「我也不知道。」
張愛民說: 「你有理髪 的技術,還不如開一間理髪 店,至少不會餓著自己。」
聽到張愛民的話,孫榮勝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但隨即他便搖了搖頭說: 「我也想開理髪 店,但我沒有那麼多錢。」
張愛民知道孫榮勝的疑慮,直接說: 「錢我想辦法。」
張愛民真情實意的話打動了孫榮勝,他也不再扭捏,只是回了一句: 「哥,等我賺錢了一定千倍萬倍的還你!」
孫榮勝的道謝,張愛民并沒有記在心里,他只是單純地想要幫助這個年僅16歲的弟弟,可誰也沒想到,25年過去,孫榮勝真的實現了諾言。
在吃完飯后,張愛民買了兩張火車票,兄弟二人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張愛民果然兌現了暫住孫榮勝的話,拿出了 5000塊錢交給了孫榮勝,讓他開起了一間屬于自己的理發店。
要知道張愛民拿出的5000塊錢可跟現在的5000不一樣,1987年5是得1年多不吃不喝才能攢下的巨款。
可張愛民卻認準了孫榮勝,毫不猶豫地交給了孫榮勝后,還跟著他一塊找適合開理發店的門面房。
孫榮勝的理發店開張以后,張愛民參加了開業典禮,并且送上了花籃祝福。
成為理發店老板以后,孫榮勝對這家理發店盡心盡責,每天起早貪黑的工作,并且時常前往外地學習新的手藝,而張愛民則四處幫孫榮勝拉顧客,一起經營起了這家僅20平的理發店。
當理髪店老板期間,孫榮勝恨不得一天當做兩天用,既當老板又當小工,連軸轉的工作雖然很累,但有著張愛民的鼓勵和支持,孫榮勝也樂在其中。
可惜好景不長,因為孫榮勝確實沒有營銷頭腦,導致理發店一直都處于不溫不火之中,雖然不至于餓肚子,但也沒辦法掙到錢還給張愛民。
1991年,實在無法堅持的孫榮勝聽說老家在招兵入伍,所以他將理髪店關閉以后,準備回到老家參軍。
由于事發突然,張愛民正在其他城市出差,加上當時通訊困難,孫榮勝沒有來得及向張愛民進行道別。
出差回來的張愛民滿心熱血地去理髪店找孫榮勝,卻只看到人去樓空,心中那份失落感至今都難以忘懷。
孫榮勝不告而別,對張愛民的打擊很大,不過他堅信孫榮勝的離開是有著自己的理由。
雖然張愛民在資助孫榮勝5000塊錢時沒有想過回報,但他堅信孫榮勝絕對不會是忘恩負義的人。
張愛民
孫榮勝在參軍入伍后,從未忘記過張愛民的恩情,曾經在部隊中寫過很多信件,但因為張愛民結婚后搬了家,并沒有收到來信。
經過部隊兩年的洗禮,孫榮勝已經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戰士,擁有鐵一般的意志,但他卻選擇了退伍。
退伍后,孫榮勝仍然沒有忘記張愛民說的話: 「男兒有夢就應該去闖!」
經過再三思索,孫榮勝最終選擇前往西班牙闖出一番天地。
西班牙街景
初到西班牙時,孫榮勝因為不懂當地語言,各種碰壁,但因為在部隊訓練出鋼鐵一般的意志,讓孫榮勝咬牙堅持了下來。
孫榮勝在西班牙洗過盤子,當過小工,擺過地攤,一點一點積累著人脈與經驗,同時每天日夜午休地學習著西班牙語。
孫榮勝在擺地攤期間,認識了很多朋友,并且學到了很多經商技巧,于是他便從一個地攤小販,一步一個腳印做到了一家百貨公司,并且以百貨公司為起點,做大做強成為了西班牙有名的百貨集團。
不到20年時間,孫榮勝成為了一名身價百億的董事長,并且擔任歐洲華人商會副會長、西班牙百貨協會主席
孫榮勝
雖然孫榮勝在西班牙功成名就,但他卻始終有一個心結,那就是他心心念念的老大哥,張愛民。
2008年,孫榮勝從西班牙回國,就是為了要兌現曾經的承諾,當面感謝張愛民。
孫榮勝憑借著過去的記憶,挨家挨戶尋找張愛民的身影,可始終沒有找到他心心念念的老大哥。
經過半個多月的尋找,始終沒有下文,而孫榮勝也需要回到西班牙處理生意上的事情,這就導致了尋找張愛民的事情暫時被擱置。
回到西班牙后,孫榮勝一直都過著富足的生活,但他卻無論如何也開心不起來,反而是最開心的時光,便是開理發店和張愛民大哥一起忙碌的時間。
一直到了2012年,孫榮勝徹底下定決心,不找到張愛民誓不罷休,將自己的經歷與需求告訴了派出所員警。
孫榮勝懇求員警幫助自己找到張愛民大哥,而擔任派出所所長的 王騰碧警官被孫榮勝的經歷所打動,于是便通過戶籍數據庫進行了搜索。
王騰碧在檢索「張愛民」時,一下子出來了100多個「張愛民」,因為時隔太久,張愛民樣貌有了些許改變,僅通過照片難以辨別。
于是王警官便對這100多個「張愛民」打了電話,通話后的第一句就是: 「你認識阿云嗎?」
一連打了幾十通電話后,終于有了一個「張愛民」說: 「認識。」
2012年7月23日,孫榮勝在豪華酒店中焦急等候著王警官尋人的緊張,突然電話響起,顯示王警官的名字。
孫榮勝絲毫沒有猶豫地接起了電話,只聽王警官說: 「你到酒店門口一趟。」
掛了電話后,孫榮勝慌忙跑下樓,只見一個穿著樸素的中年人站在酒店門口。
每當中年男人反應過來,孫榮勝一把將其牢牢抱住說: 「哥,我是阿云,我是孫榮勝呀,可算找到你了!」
孫榮勝抱著中年男人哭了出來,哭的很大聲,引起了很多人注意。
中年男人看到抱著自己的孫榮勝,眼眶也紅了起來,時隔20多年沒見,孫榮勝變化不大,而張愛民卻已經蒼老了很多。
兄弟兩人再見面,情誼卻沒有絲毫減少,兩個人的話匣子打開后,在酒店聊了很久。
孫榮勝將二十多年的遭遇毫無保留的告訴了張愛民,在得知孫榮勝已經成為億萬富豪有,張愛民豎起了大拇指,再三稱贊了不起!
孫榮勝直接表示自己希望歸還張愛民當年5000塊錢的恩情,而張愛民卻擺了擺手說: 「車房我都有了,兄弟之間的幫助是不求回報的。」
經商多年的孫榮勝早已明白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為了報答張愛民,孫榮勝想到了一個好方法。
孫榮勝告訴張愛民,自己準備開一家西班牙酒莊,但沒時間管理,所以希望張愛民替自己代為管理。
張愛民知道這是孫榮勝的報恩,也不好拒絕,于是便答應孫榮勝代為經營酒莊。
可沒曾想,孫榮勝在花費5000多萬修建完西班牙酒莊后,利用了一些小手段,趁張愛民不注意時將法人的名字填成了張愛民。
于是乎,張愛民便成為了價值千萬的西班牙酒莊的董事長。
一直到張愛民盡心盡責經營酒莊的兩年后,在與工商局進行對接時,這才發現酒莊是張愛民獨資經營的。
隨著張愛民與孫榮勝的故事傳開后,張愛民發表了感言: 「這個酒莊雖然在我名下,但我還是會還回去的,我只是幫阿云代為管理。」
都說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張愛民在孫榮勝落魄時不圖回報的拿出5000元資助,在孫榮勝發達后卻萬倍回報。
5000元放在如今或許不值一提,但卻改變了兩人的一生,金錢有價情無價。
正所謂,交友無貧富,情意重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