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了一個禮拜布隆迪瘦了十二斤,從此再也不想去。
去年三月份我出差去了一趟布隆迪,體驗了當地的生活才知道我們簡直是生活在天堂。
布隆迪人主要的生活來源就是賣香蕉
在布隆迪有輛二八大杠腳踏車就是富人,走出去就有姑娘暗送秋波。
布隆迪人的平均壽命51歲,25歲以下的人口占65%,65歲以上人口僅占3%。
布隆迪有61萬孤兒,每100個兒童里面就有5個兒童在五歲前去世。
布隆迪人均工資100元人民幣左右,警察的工資僅有14美元/月。
在布隆迪只要你開著汽車,你敢停下來的話,你就走不了。
布隆迪人的生活是你無法想象的……
山城坡底
布隆迪唯一的國際機場是布瓊布拉機場,我們一下飛機簡直驚呆了。
飛機班次告示屏幕太「可憐」了,僅有4架航班而且顯示屏還沒有我們普通人家里的電視機顯示屏大。
布瓊布拉機場跟我們小鎮上的飛機場差不多,只有一條瀝青跑道,來往的僅有兩三架飛機,遠處散落著幾架廢棄的微型飛機。
布瓊布拉機場很多手續還是要工作人員手工登記,取行李、過海關等等都是,給人一種很原始的感覺。
這里最好的酒店相當于國內300元檔次的酒店。
走在布瓊布拉的大街上,感覺不到這是一國之都,就像是我們的小縣城的裝扮,缺少了時尚元素和現代化氣息。
兩旁低矮的房屋屋頂刷著艷麗的色彩,路上廖廖的汽車緩慢行駛,十字路口閃爍著中國制造的紅綠燈系統,我國援建的總統府特別亮眼,其他大多數房屋都是正在建造的紅磚低層樓房。
街道
不過,布瓊布拉的空氣特別新鮮,市內到處是蒼翠蔥蘢的樹木,猶如綠海,馬路兩旁有修剪整齊的樹叢和草地。
應該是這里幾乎沒有工廠的原因,亦或布瓊布拉依山傍湖(坦噶尼咯湖)的原因,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總統府
布隆迪位于非洲中東部赤道南側,北邊與盧旺達接壤,東南與坦桑尼亞交界,西與剛果金為鄰,西南則是坦噶尼喀湖。
布隆迪全國境內高原和山地居多,平均海拔1600米,被稱為「山丘之國」。
布隆迪年平均氣溫為20~24℃,最高可達33℃。2~5月為大雨季,9~11月為小雨季,其他月份為旱季。
布隆迪全國人口1110多萬,國土面積2.7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工業基礎薄弱。
布隆迪劃分為1個直轄市(布瓊布拉市)和16個省,129個縣、2615個鄉。
布隆迪由三個民族組成:胡圖族(占人口84%)、圖西族(占人口15%)和特瓦族(占人口1%)。
布隆迪官方語言為基隆迪語和法語,國語為基隆迪語,部分居民講斯瓦希里語。
布隆迪首都是布瓊布拉,人口約30萬。
布隆迪共和國是非洲最不富裕的國家,年人均收入約800美元,折合人民幣5000多元,人均日收入五元錢,人均GDP只有252美元,全球倒數。
布隆迪沒有資源沒有工業,是以農牧業為主的國家,90%以上的人從事農牧業,但是卻有超過58%的人因為長期饑餓而導致營養不良,還有1/3的人無業。
國家小,人口多,資源貧乏,無出海口是貧窮的主要原因。雖然國家收入的70%來自農業,但由于農業基礎設施落后,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低,所以收入非常低,經濟增長率為-3.5。
當地美女
除了啤酒業之外,布隆迪連個像樣的工廠都沒有,啤酒廠也多是人工釀造香蕉啤酒。一眼望去整片國土都像是財富的絕緣體,也因此常年霸榜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布隆迪主要糧食作物有薯類、芭蕉、玉米、大米、高粱等。經濟作物有棉花、咖啡,茶葉,大部分供出口。牧場占全國面積的30%。
布隆迪的主要收入來自咖啡的出口,占國民收入的93%。
布隆迪僅有7.6%的家庭用上了電,可想而知生活有多麼困難。
在布隆迪有一道特別的景象,就是每天大批的人們往布瓊布拉運送青色的香蕉,有騎腳踏車的,也有用頭頂著步行的。
布隆迪的農民,大多以種植香蕉為主,這里的香蕉園隨處可見,香蕉是布隆迪的主要經濟作物,人們以種植和販賣香蕉為主業。
人們把還不太成熟的香蕉運到布瓊布拉的大集市賣給啤酒制造商,換取微薄的收入養家糊口,往返幾十公里也只收入五元左右。
有錢的可以買一輛中國的二八大杠腳踏車帶貨,沒錢的就只能徒步用頭頂著運送了。
所以, 腳踏車成了布隆迪主要的運輸工具。
能擁有一輛中國淘汰的二八大杠腳踏車那就是布隆迪十里八村最靚的仔,就是女孩們傾慕的對象。
他們利用車子運輸各種貨物,除了香蕉外還有棕櫚果、床墊、傢俱、木材、大蔥大蒜,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但,最主要的還是用來馱香蕉去集市賣錢。騎腳踏車在布隆迪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必須要具備一定技能,因為山路蜿蜒曲折,上坡下坡無數,載著300—500斤的香蕉稍不注意就會車仰人翻。
還有一項技能就是會搭乘順風車。一旦有卡車經過,只要扒住車尾底部就能讓它捎你一程,但無疑還是存在安全隱患,狂飆的卡車稍微打一打方向,就有可能把你重重甩出去。
在每個坡道處還有一部分人專門幫著推車賺取更加微薄的收入,推一次大概幾毛錢人民幣,但是因為坡度大又長,一般要推一個小時左右,汗流浹背是必須的。
那些頭頂香蕉的人更辛苦,往返一天,只能收入一兩塊錢。
賣香蕉只是布隆迪一部分人的生活來源,這是生活好的家庭,大多數家庭沒有收入,婦人幫別人鋤一天地僅僅得到三塊錢報酬,時常是沒有活干的,三天只能吃一頓飽飯,餓死的人時常都有。
布隆迪貨幣為法郎,我們就用人民幣來描述。
汽油:7.2元一升
自釀香蕉啤酒:2.7元一瓶
可樂:3.5一瓶
一個西瓜:8元
一瓶牛奶:11元
一瓶食用油(1.5升):18元
當地飲料:1元一瓶
20分鐘出租車費用:13元
6個菜,兩瓶可樂,三份米飯:三個人36塊錢,人均6元人民幣
一雙拖鞋:9元
相對于警察十幾美元
和護士30美元月收入來說
物價是很高的。
1、香蕉釀造啤酒是布隆迪人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布隆迪的香蕉有幾十個品種,是布隆迪人的主要經濟作物。
釀酒廠老闆把青色的香蕉收購以后,放在土坑里,幾天后能熟一些甜味濃一些,然后剝皮、加熱水和香草攪揉成糊狀,發酵而成。
香蕉釀造啤酒一般要三種不同的香蕉品種在一起,這樣釀出來的啤酒酒味道才香甜,當地人非常喜愛。
2.乞討是布隆迪人的必備技能
布隆迪的很多孩子沒錢上學也沒有食物,就去乞討,有很多孩子因為饑餓離開家里,父母甚至不知道孩子的生死。
當你開車走在布隆迪的時候,只要車子停下,就會有一大群人朝你走來,他們沒有鞋穿,衣服臟爛,他們伸手雙手希望得到施舍,那一雙雙渴求的眼神讓人不忍直視……
3.布隆迪人的食肉量平均每人14克/年
布隆迪人的主食是木薯,但是沒有幾個人能吃飽飯,遇到饑荒,更是沒有食物,更別說吃肉了,很多人一年到頭也吃不上一回肉。
4.布隆迪孩子32%能讀到中學,1%才能讀到大學。
布隆迪能上學的孩子少之又少,很多孩子路途遙遠,來回得四個多小時的路程,堅持不下去和家里供不起,使得很多孩子中途退學,隆迪人的識字率和文化程度也特別低。
布隆迪大學是布隆迪僅有的一所綜合性公立大學。
5.一把鋤頭就是彩禮
布隆迪人大多都是農民,沒有高額的彩禮要求,不需要買房、買車,當然條件也不允許,所以,男人娶妻只需要送給女方一把鋤頭就足夠了。
因為在他們看來,鋤頭是生產糧食的工具,是一種希望,象征著婚后可以吃飽穿暖,所以鋤頭有美好的寓意。
6.布隆迪網絡普及率不到5%
只有極少上層社會的人才有手機,但是充電還要到專門的商店充電,一部諾基亞就是奢侈。
很少地方有網絡。
7.布隆迪規定跑步是違法的
在布隆迪跑步是要備案的,不然就是違法。
因為布隆迪這個國家里面有三個部族,當時的一個部族當選總統,另外部族的人混進跑步隊伍里進行抗議行為,這引起了政府反感,所以在2014年發布了禁止跑步的法令。
如果你非要跑步你就得備案,還只能在他們選定的地方跑步。
8.布隆迪一夫多妻制
布隆迪是允許一夫多妻的,而且當地人認為生孩子越多越好,每一個家庭都有五個孩子以上,多的十幾個二十個很普遍。
很多家庭負擔很重,孩子多得養活不起,男人外出以后一年到頭也不回來一次。
9.布隆迪衛生條件一般人不能接受
我到布隆迪的第一頓飯是在布瓊布拉的飯店里要的一份五塊錢的飯菜,里面竟然有兩只蒼蠅,讓我再也不想吃這里的飯。
后面一直只吃水果,短短一周瘦下去12斤。回國以后我媽看見直哭,以為我生了一場大病。
10.布隆迪的圣鼓聞名世界
圣鼔舞是布隆迪特有的一種娛樂方式,是從布隆迪原住民一直流傳下來的一種文化遺產,在重大節日和慶典上必不可少,被稱為:「非洲心跳」。
青壯年人手一只大鼓或頭頂或置地,敲打著歡快的曲調還唱著歡樂的歌曲,讓人無比興奮,也想跟著一起跳起來。
布隆迪山河秀麗,風景伊人,是非洲心臟,它雖不發達但美景卻吸引著八分游客。
1.坦葛尼喀湖,世界第二湖
2.布瓊布拉「花園城市」和紀念碑
3.薩嘎海灘
布隆迪人有輛腳踏車就是土豪,一把鋤頭就能娶媳婦,這就是真實的布隆迪,雖然他們不富裕,但是依然樂觀,對生活充滿向往。
有句話說得好: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只要布隆迪人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自暴自棄,雖然現在被定義為最不幸福,但誰能確定他們未來的生活不會得到改善呢?
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