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四歲的孩子能存多少錢呢?近日,一對夫婦打開自家四歲兒子存錢罐的時候, 就被兒子的積蓄金額驚到了,兒子的存錢罐里居然有26萬塊!
感到驚訝的不只是孩子的父母,很多網友也被這條新聞驚呆了,紛紛好奇:四歲孩子到底是哪里來的這麼多錢? 這對夫婦又為什麼要動用兒子的存款?孩子攢了這麼多錢,難道父母之前不知道嗎?
想知道這一切的原委,還要從最近的疫情說起。
困境中的金庫
眾所周知,由于疫情的影響,很多線下實體店的日子并不好過,近日,一對開玩具店的夫婦就感到經濟吃力,入不敷出。
夫婦倆的玩具店原本生意很好,由于一家人既能賺錢還勤儉節約,所以日子一直過得挺富裕,可是由于疫情的關系,人們現在很少出門,即使出門也多半是采購生活必需物資,有心思逛玩具店的少之又少。
生意雖然不景氣,但是每個月要交的店鋪租金和生意貸款可是一筆不少,一開始夫婦倆還能靠多年積蓄苦苦支撐,時間一久就感到力不從心了。
有一天,當夫婦倆在家中為錢發愁時,丈夫突然想到,兒子有一個存錢罐,里邊存著一些錢。如今家中經濟已經捉襟見肘,不如跟兒子商量下,拿這筆錢先應應急,等度過這段艱難時期再給兒子把小金庫重新充滿。
沒想到兒子比夫婦倆想象的還要懂事,雖然兒子只有四歲,理解不了父母具體遇到了什麼困難,但是一聽到父母現在缺錢了,兒子立刻表示愿意把小金庫里的錢給父母渡過難關。
夫婦倆打開兒子存錢罐清點的時候,被其中儲存的金額驚呆了,存錢罐里邊被百元現金塞得滿滿的,一共竟然有26萬之多。
這對夫婦倆來說,真是困境中難得的驚喜。那麼問題來了,孩子這些錢是從哪里來的呢?
給兒子的未來基金
原來,這對夫婦一直有儲蓄的習慣,有了兒子以后,他們覺得應該提前給兒子攢一筆錢作為「未來基金」。
于是他們給兒子買了存錢罐,將平時開店賺的錢時不時存進去一些,由于每次放進存錢罐的錢都不多,所以夫婦倆并沒有把這筆錢放在心上,還想著等兒子長大后再拿出來用。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經濟吃緊,想必他們是不會動用這筆錢的。
得知夫婦倆給兒子攢錢的初衷,不由讓人想到一句老話,那就是「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一對愛孩子的父母,是會為孩子的未來做長遠打算的,對于這對開店的夫婦來說,給孩子攢錢就是他們能想到的最好的愛子方式。
據媽媽說,她已經和兒子約定好了,等度過難關之后會幫兒子將小金庫重新填滿,因為她希望能給孩子樹立一個講信用的好形象,通過言傳身教來告訴孩子言而守信是一種美德。
另外她動用孩子的儲錢罐本身就是經濟所迫,等經濟好起來以后,她還是希望兒子的「未來基金」能充盈起來,這樣兒子以后也會有安全感。
養成儲蓄的好習慣
在抗擊疫情的當下,這則新聞無疑讓人暖心,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正能量。這對夫婦眼前困難重重,依然心懷對孩子的愛和祝福,心懷對未來的希望,這種精神無疑讓處于疫情中的我們感到溫暖和鼓舞。
除了感受這一家三口的暖心以外,我們也要學習這對夫婦儲蓄的好習慣。儲蓄是一種良好的金錢觀,一筆豐厚的儲蓄可以幫助我們度過艱難時期,可以增加我們心底的安全感。儲蓄并不一定需要高收入才能完成,它需要的是一種攢錢的觀念,一種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
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開始攢錢,比如減少吃外賣的頻率,自己買菜回家做飯,既能省下每天的外賣錢,又能吃得健康放心。再比如減少不必要的日常消費,比如少買衣服、少花錢玩游戲,把這些錢攢起來,積少成多就成了一筆可觀的儲蓄。
一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存錢的重要性。所以從現在開始改掉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開始試著培養儲蓄的好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