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正是一個如花般綻放的年齡,未來有著無限的美好,人生在這個年紀戛然而止,不禁讓人傷感和落淚。
戴宇菁,一個才貌雙全的優秀學子,由于相貌和身高達標,藝考已經順利通過,又由于學習成績優異,一只腳已經踏入了大學校門,但命運偏偏和她開了一個玩笑,她患上了絕癥。
戴宇菁在臨終之際,提出把剩下的善款捐出去,幫助更多的同學上大學,還提出要捐獻自己身上的器官,這份善良讓全校師生落淚,也感動了無數網友。
2003年,戴宇菁出生于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親是退伍軍人,受到父親的影響,讓戴宇菁從小就養成了堅強和勤奮的性格。
戴宇菁的母親說過,她的女兒非常乖巧和懂事,是一個典型的乖乖女。上學之后的戴宇菁學習刻苦,很少讓老師和家長監督,這讓她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好。
2018年,戴宇菁如愿考上了重點高中,打算通過高中的奮戰,可以考上一所好大學。
到了高二的時候,同學們都在為學文科還是學理科做出選擇,而戴宇菁則是想走上藝考的道路,因為她當一名電視臺的主持人。
考過藝考的人都知道,最近幾年藝考是逐漸增加了難度,需要專業課成績和文化課成績雙雙達標才行。
有了夢想就需要付出,為此,戴宇菁在學習之余,還報了特訓班,專門學習形體和發聲,她在訓練的時候,非常認真,這給特訓班的老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戴宇菁的父親戴榮成看到女兒這樣辛苦,隱隱也覺得有些心疼,畢竟這只是一個18歲的女生,不是像他一樣的硬漢。
不過,戴宇菁從來沒跟父母提過一個苦字,完全繼承了父親那種軍人身上應有的堅強和不屈的精神。
戴宇菁的高中班主任肖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過:「戴宇菁學習很努力,文化課很好,英語很好,性格溫和,不和別人發生沖突,在學校里人緣很好。」
大學聯考已經很近了,這對于學子來說,可是通往夢想的重要機會,十多年的寒窗苦讀,就是為了在這一刻綻放光彩,全校的師生都在緊張地奮戰大學聯考。
不過大學聯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成功者還是少數,對于學子們來說,艱辛和勞累也是不言自明的。
那段時間,戴宇菁每天都背著沉重的書包,穿梭于校園中,為了趕時間,步伐都是很匆忙的,到了課堂就是埋頭苦學,遨游在題海中。
除了吃飯、睡覺和上學,戴宇菁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用來學習,不是學文化課就是學專業課。
在戴宇菁的努力之下,她的專業課成績優異,已經達到了浙江傳媒學院的錄取線,只要在隨后的大學聯考中,文化課的成績再合格,那她就可以進入夢寐以求的大學了。
其實,戴宇菁是一個女學霸,文化課成績一直都很好,大學聯考前還非常努力,所以說她考上只是時間問題,可偏偏就在這個節骨眼出事兒了。
在距離大學聯考還有兩個月的時候,戴宇菁患上了嚴重的感冒,她并沒有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的,畢竟之前她就經常感冒,平時都吃一些感冒藥,過幾天就好了。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戴宇菁吃了感冒藥之后,病情并沒有好轉,反而還惡化了,每天打噴嚏和流鼻涕的癥狀更加嚴重,發燒經常燒到40度。
這樣的病態,已經導致戴宇菁無法安心學習了,不過性格堅強的她堅持去學校學習,直到考完了月考,這才決定請病假休息一下。
2021年4月8日下午,戴宇菁的父母非常擔心女兒的病,因此帶著她去了一趟醫院。
4月9日,噩耗傳來,戴宇菁被確診患上了急性白 *血病,這個消息就像晴天霹靂一樣,砸到了這個原本十分幸福的家庭。
急性白血病是一種造血干細胞的惡性克隆疾病,主要癥狀就是貧血,出血,感染,發燒等。
由于感染的部位可能是呼吸道或肺部,所以就會出現和感冒比較類似的癥狀,比如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
這才讓戴宇菁和家人都誤以為是普通的感冒,所以耽誤了很長時間才去醫院救治。
要治療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骨髓移植,但花費巨大,且骨髓的供體不容易找。
除了這個治療方法之外,就只剩下化療了,不過化療只能緩解病情,無法做到治愈。
在醫學上,急性白血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大概和幾個因素有關系,基因因素,感染,物理和化學因素,例如放射線或家里裝潢產生的有害氣體等。
戴宇菁確診后,原本十分健談的戴榮成,一下子就變得沉默寡言了,每天一句話都不說,而戴宇菁的母親把自己關起來,整天以淚洗面。
反倒是戴宇菁并沒有悲傷和畏懼,一心想著治好了病,回到課堂繼續學習,然后參加大學聯考。
戴宇菁的班主任肖輝表示:「當時聽到戴宇菁得了白血病,一下子就蒙了,無法相信這是真的。」
肖輝還透露了一件事:「生病后的戴宇菁很樂觀,在微信上告訴我,她咨詢過醫生了,醫生說病情有可能在一個月后控制住,也可以參加大學聯考。」
隨后,戴宇菁住進了醫院,每天積極治療,抽血化驗,吃治療白血病的藥,做骨髓穿刺,單采,化療。
這些對于年長的成年人來說,都會覺得難以承受,更何況是一個18歲的女生。
疾病和化療的折磨,讓小小年紀的戴宇菁痛苦不堪,不過她一直是一個堅強的姑娘,治病的期間從來沒有說過疼,也沒有表示過自己堅持不下去了。
很多病人被病痛折磨后會消沉或者脾氣很大,但戴宇菁卻從來沒有消沉過,也沒有亂發脾氣,每天都用笑臉面對父母,面對醫生和護士。就連護士都說過,戴宇菁很樂觀很懂事。
只不過,戴宇菁的父母看到女兒憔悴的模樣后,女兒越是堅強,父母就越是心碎。
他們聽醫生說急性白血病的治愈率低,s亡率高,不過要讓患者懷著希望積極治療,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戴宇菁每天都會寫抗病日記,記錄她住院之后的經歷和感悟。
18歲的女生大多都很愛美,戴宇菁也不例外,平時都會精心護理自己的長發,但化療導致戴宇菁一頭烏黑的長發被剪掉了。
戴宇菁在日記中十分樂觀地寫道:「頭髮長短我是真不在意了,之前因為有‘酷哥經歷’,讓我知道了短發洗頭是這麼舒適,哈哈哈。」
戴宇菁照了照鏡子,覺得沒頭髮也很不錯,在日記中寫道:「我就是全院最靚的尼姑。」
病痛導致她整夜睡不著,但她卻沒在日記中抱怨,而是寫道:「我要保持好的心情,還會有更大的挑戰在明天等著我,今天的治療消耗了太多的元氣,我要休息了。」
「我剛剛吃完晚飯,正在輸血漿,也正是這一次輸血,讓我第一次知道了,原來我是O型血。」
「我該去ICU了,那里不能用手機,娛樂活動很少,只有書和老人機,不過醫療設備挺好的,希望我可以早去早回。」
「鮮紅的血液源源不斷涌入機器,在管子和皮膚連接的地方有滾燙的溫度,我問醫生是不是管子有很熱的溫度,醫生回答說那是我的血液很熱,哈哈哈,我還真是一個熱血青年。」
抗病日記中出現了這麼多的玩笑話,看似很輕松,但其實治療的過程非常痛苦,也只有病人自己才能體會。
有的時候,戴宇菁一整天都在煎熬,晚上一直胸悶,影響到了睡眠,到了后半夜一點多才睡著。
六點就被叫醒,這時戴宇菁昏昏沉沉,仿佛還沒睡醒,就要被抽兩管血,接下來,吃藥,洗漱,上廁所,忙活這些事情讓戴宇菁覺得比前一天更艱難了。
這一天,戴宇菁體驗了一下吸氧,然后又要打吊水,護士拿了七個吊瓶給她,吊水的時候每小時就要上一次廁所,吊水期間還抽了三次血。
第二天,戴宇菁吃完午飯,漱完口吃了藥,就覺得困了,剛好沒有胸悶,她躺在病床上打算睡一覺,但卻被護士通知要去做單采。
對于這次單采,戴宇菁在抗病日記中寫道:「單采的針很粗,和這個相比,昨天打吊水的針就啥也不是了,看到這個針就覺得眩暈,當針*入胳膊的血管時,那個感覺要升天了。」
這次的單采讓戴宇菁非常痛苦,有一種生不如死的感覺,針首先扎入了她的左胳膊,但由于這幾天她的左胳膊扎針太多,連扎兩次都沒有成功,最后還是扎了右胳膊,這才抽出了血,這三次扎針讓戴宇菁疼得冷汗直冒。
「如果你身陷地獄,那麼就繼續前行。」這句丘吉爾的名言是戴宇菁最喜歡的一句話。
擦干眼淚,抖落風塵,永不畏懼,砥礪前行,這正好是她治療過程的真實寫照。
盡管戴宇菁很樂觀,也積極配合治療,但病魔非常難纏,她的病情惡化了。
就在這家醫院治療期間,昂貴的醫藥費讓戴宇菁的父母有些承受不住了,好在有師生給戴宇菁捐款,后來她的事情被當地媒體報道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給予了這個家庭幫助,再加上保險的報銷,醫藥費足夠了。
戴宇菁的同班同學陸哮送去了鼓勵:「聽說你住院之后沒有食欲,可以喝茶,然后再干飯,希望你的飯量和在學校時一樣,像小山一樣的飯量,加油,你一定會好的,到7月我們一起去看漫展。」
就連不認識戴宇菁的學弟也送去了祝福:「我們都會站在你身后給你力量,所有的老師,同學,從上到下甚至是校園里的花草樹木都在為你祈禱,為你祝福。」
大家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病魔是十分無情和殘酷的,4月25日,戴宇菁的病情持續惡化,也沒有找到合適的骨髓供體,所以只得住進了ICU。
被推進ICU之前,戴宇菁對陪伴在身邊的父母留下了遺言:「我還是想上大學,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上大學,如果我治不好了,把剩下的善款給學校,幫助更多的同學上大學,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把我的器官捐給需要的人。」
戴宇菁的父母當場淚崩,含淚答應了女兒的要求。
就在ICU治療的時候,戴宇菁晚上想到了她這18年的人生,盡管很努力,盡管沒有什麼大的過失,但還是要匆匆忙忙結束了。
三天后,4月28日,戴宇菁敗給了病魔,去世的時候只有18歲,含苞待放的花朵就這樣凋零了,不過對于飽受病痛和化療折磨的她來說,這種結果也許是一種解脫。
戴宇菁去世的消息傳出,最痛苦的就是她的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應該是人間最大的悲哀,戴宇菁的父親一夜白了頭髮,母親差點哭暈過去。
消息傳到學校,戴宇菁的同班同學給她舉行了悼念活動,全班同學在同一天都穿黑色的衣服,那一天確實是黑色的,所有的同學都心情沉重,沒有了往日的歡聲笑語,和戴宇菁最要好的女同學直接哭紅了眼睛。
很多同學在短時間內還無法接受戴宇菁已經去世的現實,畢竟不久前,他們還在一起聊天,一起學習,一起奮戰大學聯考,但轉眼就陰陽永隔了。
戴宇菁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18歲,她不會回到課堂了,也無法再參加大學聯考,但她的音容笑貌卻留在了課堂中,她和同學的那份友誼留在了很多人的心中。
戴宇菁的父母給女兒辦了后事,也打算捐獻女兒的器官,但因為一些原因,并沒有成功。
戴宇菁的班主任肖輝在接受媒體的采訪時給出了一個解釋:「之前和那邊的機構聯系了受捐者,但后來打電話,對方無法接通,捐獻器官是有時間限制的,s亡時間太久就不能捐了,最終這事兒沒成。」
戴宇菁的這個遺愿沒成,讓她的父母心里有些堵,他們決定說什麼也要完成女兒的另外一個遺愿。
戴宇菁的父親說過:「孩子生病的時候,我們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幫助,我閨女她自己也想要為社會做貢獻,閨女的遺言說捐器官但沒成,我們就按照閨女的遺愿,把剩余的錢捐出去。」
5月7日,戴宇菁的父親給班主任肖輝發了一條微信:「肖老師,宇菁治病的錢還剩下50萬元左右,另外還有保險報下來的錢,我們想捐給學校,作為貧困的學生的扶助資金,希望您和學校領導商量一下,謝謝。」
幾天后,肖輝給了一個答復,學校領導研究決定,同意了戴宇菁父母的請求。
5月20日,戴宇菁的父母帶著剩余的善款和保險報銷的錢,總計56萬元,正式捐出了這筆錢。
學校決定,用這筆錢成立助學基金,而且還是以戴宇菁的名字命名,宇菁「立人」獎學助學金就是給本校學習成績好,但家庭貧困的學生提供一份幫助。
隨后學校舉行了宇菁立人獎學助學金捐贈儀式,戴宇菁的父母到場,并發表了講話。
戴宇菁的母親哽咽地說道:「宇菁一直很有愛心,她喜歡幫助別人,這個基金是她的心愿,這筆錢可以幫助別人,讓宇菁的生命以另外一種形式延續下去。」
現場還有校方的一位負責人講話:「我們全校的師生會記住戴宇菁這個名字,戴宇菁是值得大家懷念的校友,還有半個月就要大學聯考了,高三的學生要帶著戴宇菁的夢想,去拼搏,去實現夢想,大家也要繼承戴宇菁的善良,做一個對社會有更多貢獻的人。」
戴宇菁的父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不會一直難過,而是會好好活下去,他們還計劃著未來去浙江傳媒學院看看那里學習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因為那里一直是女兒夢想著要去的地方。
戴宇菁的遺愿在學校里傳開后,令全校的師生淚目,無數人被戴宇菁的善良感動,無數人為戴宇菁豎起了大拇指,戴宇菁確實做到了她剛入校時以學校為榮,她離開后學校以她為榮,她會被永遠載入這所學校的史冊,激勵著后來的莘莘學子。
也許不久后就會有輟學的學生,因為戴宇菁留下的基金而重返校園,并且圓了大學夢,戴宇菁沒有實現的夢想,在這位學生的身上延續了下去。
其實戴宇菁喜歡助人為樂,不止是她留下遺愿這一次,平時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次。
就在戴宇菁發病的初期,她還以為是患上了感冒,因此買了很多感冒藥,到了4月8日,戴宇菁的病沒有好,她打算去醫院看病,但是感冒藥買多了,剩下一些沒吃完,她就把這些感冒藥帶到了班主任的辦公室,然后戴宇菁對班主任說:
「肖老師,這些感冒藥我以后不吃了,以后別的同學要是感冒了,可以吃這些藥。」
肖輝收下了感冒藥,并對戴宇菁表達了關懷,同意了戴宇菁的病假,而那些感冒藥至今還放在肖輝的辦公室里面。
還有一件事,就在戴宇菁住進了醫院后,全校的師生都對她表達了關懷,捐錢的捐錢,送祝福的送祝福,戴宇菁的班主任肖輝在微信上提出想去長沙的醫院看望戴宇菁,但被戴宇菁婉言拒絕了,戴宇菁在微信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謝謝肖老師,其實您不需要特地跑來,現在離大學聯考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班上的其他同學,更應該得到您的關注。」
通過這些事情可以看出來,戴宇菁喜歡助人為樂,心里有別人,時刻想著大家,她是一個非常有愛心,非常善良的姑娘。
戴宇菁的事跡被媒體曝光后,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無數網友被感動到落淚。
「很感人,無法抵抗病魔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生老病死是無法避免的,總會留下一些短暫而燦爛的人生,愿戴同學在天堂能把自己的愿望實現了,2021年,真是讓我心疼的一年。」
「多麼美麗又優秀的女孩,潸然淚下,可憐的孩子,可憐的家庭,我們會思念和傷心落淚,也會感到惋惜,愿天堂沒有病痛,也愿你來生再做一名學霸。」
「感動,人來世間,給社會一點價值,給別人留下一點念想和牽掛,也不枉來人世一回,繁華世間,你卻在十八歲的花季走了,希望天堂里的戴同學可以留住善良和美好,那里充滿鮮花和友情,不會孤單。」
「落淚了,在生命最后時刻還心系她的同學,多麼善良優秀的姑娘,可惜了,我們活著的人應該珍惜當下并不完美的生活,希望她的父母可以節哀順變,也希望她一路走好。」
命運充滿了不確定性,充滿了意外,假如人生進入了寒冬,有多少人會像戴宇菁一樣,樂觀堅強的面對呢?
面對無情的病魔,和即將消亡的生命,又有多少人能像戴宇菁一樣,一心想著要幫助別人。
戴宇菁的人生軌跡那麼短,但卻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瞬間,這就好比櫻花的凋謝,流星的飛逝,短暫而美麗,剎那即永恒。
戴宇菁永遠地離開了,生如夏花般絢爛,死若秋葉般靜美,天使已經來過人間,如今天使回去了,把善良和大愛的精神留在了人們的心里,鼓勵人們好好生活,不負時光的饋贈。
戴宇菁教會了我們:用善心看世界,用大愛品人生,人間處處是美景,世界到處有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