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這幾位三哥正在巡邏,突然他們攔下摩托車,揮著木棒就給幾個精神小伙來了幾下,眼看精神小伙不服氣,又給了幾個大逼兜。場面極度混亂,這是在做什麼呢?原來這是三哥獨特的防疫療程——物理治療,防控效果快準狠!
在印度,這些拿木棒在街上閑逛的不是什麼街溜子,而是印度的警察。此時此刻,他們肩負著神圣的防疫使命。在歐美國家疫情肆虐的時候,印度的疫情防控做得如何呢?在我們的印象里,印度衛生環境普遍很差,疫情防控工作應該做得很一般。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印度雖然做不到我們精準高效的程度,但比那些自詡,先進科學民主的西方國家好太多了,甚至比一些東南亞國家還要好。
這是為何呢?答案就在這些三哥手里的棍子上。印度防控手段最重要的就是封城,但是很多普通民眾,根本就不懂防疫的重要性,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沒錯三哥選擇了這種簡單粗暴的手段,讓警察拿著木棍,在街上巡邏,遇到外出的民眾,直接一棍子下去,不服氣就再補幾個大逼兜,讓這些違反規定的人跪在大街上。如果情節嚴重的,就帶回警局,把腿捆起來猛抽腳底板。一時間,整個印度充斥著哀嚎與巴掌聲。但是妳以為扇耳光只是警察執法的方式那就錯了,他們平時也互相扇,面對大型野生動物的時候也敢揚起巴掌!
光天化日抽嘴巴子 ,為何都21世紀了,印度的執法還是那麼的粗暴,不講道理呢?還如此熱衷于用木棍和巴掌?
警察執法要麼向歐美國家配備槍械,遇到危險掏出槍支威懾;要麼像國內,不需要配槍,直接調解糾紛,而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度,竟然靠扇嘴巴子和木棍!
從歷史上來說,印度曾是英國殖民地,為了防止當地人反抗,當時給警察配備的只有木棍。雖然印度已經恢復獨立,但是這個習慣還是被保留了下來。
再者,現在的國情下,印度警察使用木棍執法是非常合適的。印度的警察素質參差不齊,不能每個警察都配槍,萬一槍支流出,社會安定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三哥對槍支的控制還是很嚴格的。但是面對防疫,自然用不到槍支,最簡單粗暴的就是雙手抽打。既然意識不到疫情的嚴重,那就感受一下皮肉之苦。情節不太嚴重的,大逼兜伺候,嚴重地跪下唱征服,然后就棍棒療程來一套。雖然粗暴,但是效果非常顯著。基本一個療程之后,都能治好想要出門閑逛的病。
有意思的是,大逼兜在印度有著獨特的情懷。我們在觀看印度電影的時候,就會發現基本每一部電影里,都有扇耳光的畫面。男的扇男的,男的扇女的,老師扇學生,丈夫扇妻子。貴族甚至可以隨意地扇普通人,全國都充斥著【啪☆啪】聲響。藝術源于生活,扇耳光已經深深地融入他們的生活,一天要是沒來幾下,多少會覺得有些空虛的,他們甚至每年還會舉辦盛大的扇耳光比賽。對于這個比賽,隊長一直有一個疑惑,就是到底是考驗誰的手勁大,還是考驗誰的臉皮更厚一些呢?
世界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體育項目,而神奇的三哥國度,卻有著令人匪夷所思的扇耳光比賽,全民參與,全民狂熱。
咱們中國老話是打人不打臉,而印度的這個比賽就是打人專打臉。類似的比賽,其實歐美國家也有,一人一下輪流扇耳光。但是印度的扇耳光比賽,畫面就更加的刺激歡樂活潑。
在塵土飛揚的黃土地上,對戰雙方都穿著風騷的褲衩子,裸著上半身,顯得格外接地氣。在裁判宣布比賽開始之后,雙方就可以動手了。規則簡單粗暴,只要妳的巴掌乎到對方的臉上就行。妳能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扇到對方懷疑人生,倒地不起,妳就是勝利者。當然妳也可以選擇靈巧躲避,伺機反攻。私底下跟對方站擼一換一也不是不行。這樣的比賽,在印度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其熱鬧程度,堪比美國橄欖球比賽。獲勝者可以贏得豐厚的獎品,至少也有輛摩托車。
如果妳覺得這是一項充滿侮辱性的運動,那只能說,妳對三哥的生活太不了解了。這是起源于印度民間的傳統項目,起初是鄰里之間表達友好的一種方式,他們會在農閑的時候,互相打耳光,來表達遠親不如近鄰的深厚情誼。打是親,罵是愛啊。而且,妳絕對想不到,他們巴掌的威力能有多大。就在前段時間,印度動物園的一頭河馬想要「越獄」,看看外面的世界。而迎接它的就是幾個大逼兜。這幾下直接把河馬給扇懵了,一度懷疑河馬生病,長這麼大還沒受過這麼大的委屈。但是不得不佩服,當時勇敢面對河馬的保安,這幾巴掌既保護了群眾也保護了河馬。
對于印度巴掌文化,我們雖然費解,但是也應該給予尊重。就像咱們南方人始終不理解北方的豆腐腦為何是咸的一樣,這是他們獨特的文化。不過慶幸生在紅旗下,長在禮儀之邦,我們的臉不用挨巴掌。好了,今天就到這里,生活很美好,感謝有妳們,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