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優秀的影視劇越來越罕見。
滿屏都是如出一轍的整容臉,搭配念數字的摳圖演技,也難怪觀眾們辣眼睛。
就在大家重視好演員的時候,卻又陷入了另一個怪圈。
很多人描述一部作品好看時會說:里面全是老戲骨。
老戲骨的確是這樣,一個人就能撐起一部戲,自然的演技讓觀眾們養眼又共情。
但真的有那麼多老戲骨嗎?
又有多少人只是老了而已,和戲骨并沒有關系呢?
細扒后發現,他們只是 「老」,個個演技平平,年紀大不等于演技好。
1、張鐵林
首先登場的必須是一代人的回憶——「皇阿瑪」張鐵林。
對于八零后九零後來說,到現在只要提到「皇阿瑪」,腦中最先想到的形象就是張鐵林。
張鐵林在《還珠格格》中飾演的乾隆皇帝,貌似嚴厲,最后每次都妥協,是個傲嬌「萬歲爺」老父親。
這樣反差萌的角色,再搭配當年的大火IP,張鐵林在瓊瑤喜劇中竟大獲成功,打造出經典乾隆熒幕形象之一。
時隔多年,當年的觀眾都已經為人父母,再回頭看看「皇阿瑪」的演技,還停留在「紫禁城」里。
劇中小燕子的一句總結,倒也概括出了張鐵林的全部演技:吹胡子、瞪眼睛。
這個動作簡直就是張鐵林演技的精髓所在,不僅對著小燕子、紫薇吹胡子瞪眼,對著和珅和紀曉嵐,他也是同樣一副表情。
好吧,演的都是乾隆,一副表情就算說得過去,那其他角色呢?
《少年寶親王》中,雖然寶親王還是乾隆,但這次張鐵林演的可不是寶親王。
劇中張鐵林的造型別出心裁,沒有胡子可以吹,那就干瞪眼吧!
《倚天屠龍記》、《薛仁貴傳奇》、《貞觀長歌》等等,每一部作品都展示了張鐵林的大眼睛。
只會瞪眼的張鐵林,想當年也是有點演技在身上的。
剛恢復大學聯考就考入北影,那時的小鮮肉張鐵林,放到現在也是高水準顏值系列的。
大學二年級就能參演央視電視劇,要知道那個年代長相還是其次,實力才是敲門磚。
緊接著張鐵林電影、電視劇雙開花,實力是有的。
只不過作為新人,他不好好研究演戲,開始研究女主角了。
張鐵林堪稱女神收割機,北影的女神、金雞百花的女神、影視圈女神……都被「皇阿瑪」收了個遍。
能拿得到台面上說的,張鐵林就有九段情史,更何況還有很多是不能說的。
強吻女演員、睡大學生……「皇阿瑪」除了演技,風流體質和管不住自己這一點,也著實很符合劇中的「皇阿瑪」了。
童年濾鏡在辣眼睛新聞中碎了一地,吹胡子、瞪眼睛的演技,也終成張鐵林的事業槽點。
藝不行,德也不行,這樣的張鐵林竟然被稱為「老戲骨」,簡直是名不正、言不順。
2、張凱麗
這位張阿姨的人生巔峰,也正是中國電視劇史的巔峰。
1990年,電視劇《渴望》的播出盛況,直接可以放在練習冊里,作為「萬人空巷」造句的例句。
張凱麗搭檔李雪健,演繹一段曲折艱辛的人生,有百轉千回的劇情,有感同身受的共鳴,屏幕內外人人落淚。
手握舉國上下的國民度,拿捏電視劇史上最爆款IP女主光環,張凱麗的人生就應該是一路開掛的。
從短道速滑運動員,一路彎道超越來到中國煤礦文工團,又橫跨賽道和藍天野
、李雪健拍電視劇,張凱麗絕對的人生大贏家本人。
可她卻沒有在行業內深耕,帶著鮮花和獎項的加持,她嫁給房地產大亨,做起了闊太太。
也許是曾經的風光躁動了她的心,也許是地產大亨不夠富貴,張凱麗不甘心逛街下午茶,經常跑出來過戲癮。
她掌握了一套批量演繹方式,無論是婆婆還是媽媽,夫人還是女強人,都可以直接套模板。
張凱麗演技模板,新人小白可以直接抄作業:先凝眉,再瞪大眼睛,然后抖肩膀,再來一段尖利刺耳的噪音,收工!
如果是吵架,那就抖肩膀時掐腰;如果是苦情,那就抖肩膀時歪頭+靈魂拷問。
《裸婚時代》、《咱們結婚吧》等作品都是這麼演的,懶得去考古的話,大家可以直接看下今年的《人世間》。
單一又浮于表面的演技,張凱麗的演技全在臉上和肩頸部位,沒有一點走心的過程。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薩日娜隨便一個眼神截圖,就完爆張凱麗。
很多老觀眾說出心聲:當年的慧芳怎麼成這樣了,有種初戀白月光變成潑婦惡婆婆的感覺。
其實,當年「劉慧芳」的人設太討喜了,換做誰演都會惹人心疼。
張凱麗坐上了順風車的頭等艙,去嫁人也無可厚非,但嫁了人又不消停,出來消費自己的演技,把情懷當成理所應當。
張凱麗一邊代言名不副實的老人鞋、泡腳盆,一邊用幼兒園演技糊弄觀眾,再加上那呱噪刺耳的聲線,聞者鬧心的程度。
想要成為老戲骨?已經絕對不可能啦。
人生沒有那麼多彎道超越,演技犯規,也就別怪觀眾把她扣分罰下了。
3、王琳
為網友們貢獻了無數表情包,王琳飾演的雪姨堪稱經典。
高傲、貴氣、刁鉆、狠辣、刻薄,這就是王琳版本的雪姨。
成也雪姨敗也雪姨,「王雪琴」這個角色的成功,讓王琳的事業走上巔峰,戲約不斷,但無一例外,全都是壞女人。
據統計,王琳飾演過52個壞女人,數量驚人,卻讓人痛心。
熒幕中的角色,觀眾心中的形象,王琳早已無力改寫。似乎每次她一出場,就預示這個人物的基本人設。
《小時代》、《新版流星花園》、《皓鑭傳》等作品中,霸道媽媽、惡毒母親,王琳的角色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批發式的演出,讓王琳忘記如何塑造形象,反正自己這張臉一出鏡,觀眾就已經知道這人非兇即惡,絕非善類。
久而久之,王琳的批量式演技暴露出來,如出一轍的表情處理,糟糕的台詞功底,人戲脫離,不僅觀眾看著出戲,她自己也很出戲。
想當年王琳可是上戲的高材生,大二就拿到公派留學的名額,作為優等生前往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交流學習。
回國后一部《情滿珠江》,讓王琳大紅大紫,獲獎無數。
毒舌犀利如金星,當年看完這部劇也是對王琳的表現贊不絕口。
站在巔峰的王琳激流勇退,渴望婚姻和家庭的她,選擇回家洗手作羹湯。
等她幡然醒悟,想再次入圈搏殺的時候,拿到手的就只有《情深深雨濛濛》。
這部劇在當年也是年度大制作,王琳搭檔的都是當年的一線明星,能夠出類拔萃被觀眾記住,足以說明她的演技。
但過于出色的角色,固定了她的形象,52個類似角色演下來,她早已經麻木。
現如今,她想轉型已經很難了。
對于觀眾來說,早已習慣她的「壞女人」設定;對于她自己來說,早已忘了「好女人」該怎麼演了。
4、周海媚
這位昔日的大美人,如同書中人走下來,驚艷了眾人,驚艷了時光,驚艷了作者本人。
當年周海媚版本的周芷若,成為無數人心中真正的周芷若本若,認為周芷若本就應該是這樣的。
她把周芷若前期的傻白甜演得恰到好處,就像那只小白兔一樣,柔軟地跳躍在觀眾心中。
后期周芷若黑化后狠辣決絕,全都寫在凌厲的目光中,杏眼深處閃著若隱若現的淚光。
周海媚版的周芷若,是公認的最經典版本,后面翻拍劇的造型,甚至選角,都一直離不開周海媚的影子。
就連金庸老先生當年看了周海媚的戲后,都忍不住說出:早知道周海媚演周芷若,就把周芷若的結局寫得再好些了。
要知道周芷若這個人物,在金庸老先生心中可是相當重要的。周芷若的原型是金庸的妻子朱玫,「明教」也是和《明報》有關的。
能讓原作者金庸老先生高度認可,可見周海媚當年絕不僅漂亮而已。
可後來的周海媚,隨著盛世容顏逐漸衰敗,演技也跟著退化。
搭檔苗僑偉和謝天華,主演電視劇《學警狙擊》的時候,她就已經暴露出周氏演技。
和前面幾位的固定套路差不多:瞪眼睛、嘴唇用力、揚起下巴。
驚訝瞪眼睛,生氣瞪眼睛,傷心絕望的那一刻,仍然是瞪眼睛。
周海媚的眼睛本就很大,夸張地瞪眼睛讓人非常出戲……
女強人要瞪眼睛,楊妃也要瞪眼睛,宋美齡竟還是瞪眼睛。
《香蜜》里的天后更是幾乎全程瞪眼,《軒轅劍》的長公主仍然瞪眼睛。
最戲劇化的是,2018年周海媚參與翻拍的那部劇,正是當年她的巔峰之作《倚天屠龍記》。
當年一顰一笑百媚生的周芷若,如今成了瞪眼怪「滅絕師太」。
中間這二十四年的時光,終究是觀眾們錯付了!
5、方青卓
提到方青卓,年輕觀眾心里她貌似并不出彩。
有限的印象中,她飾演的幾乎都是鄰居大媽,熱心阿姨這樣的角色。
劇中的性格也通常都是爽朗利落,歡聲笑語不斷的形象。
六零、七零后對方青卓的記憶會更豐富。
八九十年代,方青卓也曾炙手可熱過,雖算不上一線當紅花旦,但也是各大影視劇中的收視擔當。
曾經憑借大女主戲斬獲飛天視后,當年方青卓也卓越超凡過的。
然而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她也越來越懶得精心刻畫角色了。
靠著職業慣性批量演出,得益于自己福氣滿滿的長相,方青卓喜笑顏開的飾演了無數個「胖嬸」。
情緒也不是一直沒有變化,不開心就耷拉著眼角嘴角,開心了就眉飛色舞,這就是方青卓多年的演技心得。
翻拍新版《還珠格格》時,方青卓的演繹方式達到頂峰。
她用夸張到面部扭曲的表情,飾演「容嬤嬤」,遭到了全網群嘲。
同樣是容嬤嬤,方青卓的面部抽筋版本,和李明啟的面目猙獰版本,高下立判。
面目可憎、面目猙獰,并不是擠眉弄眼就能做到的。
相信如果方青卓有空研究一下人物,不用像李明啟那麼認真寫人物小傳,就是多看兩遍原版劇,也不至于演成小品舞台一樣浮夸。
1980年出道,在演藝行業中打拼42年,最后翻拍劇演成面部抽搐,方青卓的演技和年齡,是反向增長的。
6、劉敏濤
這一位算是最年輕的了,但也是最讓人惋惜的。
曾經的劉敏濤認真演戲,不作妖也不搞事情,專注于劇情本身。
無論是古裝劇還是現代劇,劉敏濤都曾有過入木三分的刻畫。
《大宋提刑官2》中,搭檔公認的演技派何冰,劉敏濤也不尬戲,被觀眾所稱贊。
《福貴》中,劉敏濤用細膩真摯的演技,塑造了平凡人平凡的一生,觀眾和業內人士都給出了高度評價。
別的女演員告別黃金年齡后,就沒什麼戲約了。
劉敏濤人入中年后,反而戲路大開。
劉敏濤先后在《偽裝者》、《瑯琊榜》中,搭檔顏值鐵三角胡歌、靳東、王凱,成為三人身邊必不可少的第四人。
無論是姐姐還是媽媽,或高傲果決,或卑微低調,劉敏濤竟都能拿捏得恰到好處,這也為她的成功鋪好了坦途。
從這之后,頂著「明家大姐」、「靜妃」的光環,劉敏濤在圈中片約不斷,一直深受觀眾喜愛。
直到2020年5月,劉敏濤在晚會舞台「穿上」《紅色高跟鞋》,上演一幕:用演技在唱歌的畫面。
也許她對這次火出圈有什麼誤解,大家喜歡的是她戲外放飛自己時的可愛,而不是在劇中放飛。
劉敏濤拿著綜藝舞台上的夸張表情,在作品中塑造角色。
那「三分涼薄,三分譏笑,四分漫不經心」,就顯得非常不合時宜,只能是滿分的「翻車」。
曾經的劉敏濤,被觀眾譽為「奔著老戲骨去的」;如今的劉敏濤,讓觀眾失望的同時,也還有改寫結局的機會,希望她能脫掉高跟鞋,好好演戲吧!
以上這六位,只能稱他們為老演員,「老戲骨」三個字他們是擔不起來的。
除了那個「老」字,「戲骨」二字和他們并沒有關系。
像摳圖寶貝楊穎這樣的瞪眼派,即便老了,她也只是摳圖老北鼻,能說她是老戲骨嗎?
老戲骨,是骨子里有戲的,從眼神到微表情,他們用靈魂詮釋人物,他們飾演的角色就像觀眾生活中的某個人。
擠眉弄眼、尖聲大叫的,那是硬凹人設,和演技無關。那些表情夸張的角色放在生活中,也不是什麼太正常的人類。
戲骨老了,才是老戲骨。
戲渣到什麼時候,也是戲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