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越南,我們想到的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可以說是十分血腥殘酷了,越南這個二五仔在獲得美蘇給予的裝備后,一度號稱「世界軍事第三強國」,驕傲自大的后果就是被胖揍。讓隊長說,誰說自己是「第三」誰倒霉。那麼問題來了,越南屢屢挑釁我國邊境,如果中越再次開戰,越南會被徹底打服嗎?
越南軍隊裝備從90年代到現在,真的是很久沒有更新了。海上閱兵時,亮出來的是蘇聯產的PT-76水陸兩棲坦克,這坦克1947年研制,1952年蘇軍裝備上,就開始量產,蘇聯在七八十年代援助給了越南不少,主裝甲最厚不超過20厘米,基本不具備現代信息化作戰能力。而閱兵的時候,居然還拿出來當寶貝展示。
陸地坦克方面,2019年才從俄羅斯采購了64輛先進的T-90,替換了老掉牙的T-55,總算有了一點現代化軍事裝備的影子。說起海軍,就更慘了,國土一半邊境線都是海岸線,從俄羅斯買來的獵豹級護衛艦,越南是這個護衛艦的首位海外客戶,火力方面還是不錯的,就是越南一共就買了四艘。還有六艘「基洛級」常規潛艇,只不過所有海軍加起來噸位沒有「山東艦」大。空軍方面先進戰斗機總數不超過百架。
越南目前有50萬軍隊和300萬預備役軍人,軍費支出有60億美元左右,是印度的十分之一,這些錢不僅要保證50萬軍人的生活開銷,津貼薪資,還包括軍事演習、裝備維護等,這剩下的才用于裝備采購、軍工研發等方面。2005年從俄羅斯買過來的S300防空飛彈,十幾年都沒在越南實彈射擊過,也就是做做模擬訓練,畢竟飛彈也不便宜,又不是真要打仗,實戰經驗不要也罷。
不過越南是東南亞國家唯一擁有彈道飛彈的國家,有一支裝備飛毛腿彈道飛彈的飛彈部隊,這也是越南最強大的遠程打擊力量,算的上殺手锏了。
建國以來,中越邊境就是我國最危險的區域,我們的邊防戰士時時刻刻都要提防越軍的小動作,還得注意腳下會不會存在地雷。有一句話不得不講:那就是越南就是個200億美元養出來的「二五仔」。
越南這個國家也挺不容易,19世紀八十年代就是法國殖民地,1940年小日子入侵越南,1945年獨立后,又和法國打了9年,獨立沒幾年,1961年美國人又來了,越南戰爭到1975年才結束。
這一路打下來,越南可以說是全民皆兵,就是打仗多了就變得膨脹。僅過了3年,越南就出兵25萬入侵柬埔寨,同時還派出六萬人控制了老撾,想把法國當年的越南、柬埔寨、老撾這三個殖民地占為己有。以當時越南的軍事力量和戰斗力來看,在東南亞也確實難逢對手,膨脹到不行,開始自詡「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借著蘇聯的威風,開始挑釁中國,從來不吃這套的鄧老,用了28天就推到了河內,越軍傷亡十余萬。
不過這場反咬一口的戰爭,讓我們損失了近三萬軍人,也正是這個契機,我們開啟另一條道路,裁軍百萬,走向了軍隊精簡化和現代化,減少經費,為經濟發展投入更多資源,三十年后,經濟的發展推動了軍工的快速發展。而越南卻從反侵略的典范國家成為侵略鄰國的反面教材,這導致越南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才從戰爭狀態走出來,錯過幾次世界經濟轉型機會,也錯過了軍事力量提升的絕佳機會。
越南在人才培養方面也差強人意,越南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那些年,裝備也都是購買或者強國援助的,現代國產裝備基本不存在,可以說是軍事科技被鎖死了。
中越兩國如果再次開戰,先不說我們的軍事現代化水平比越南高多少,單一個信息戰,我們這邊相當于開了上帝視角。
如果中越開打,當天的新聞大概會這樣報道:十個小時第一階段作戰就接近尾聲了,空軍指戰員電子對抗部隊對越南全境實施電子屏蔽,
殲20和轟6對戰越空軍蘇30和S300飛彈部隊,派出無人機對殘余目標開展不間斷清掃,海軍方面一支航母編隊就可以擊沉越南海軍全部潛艇,為兩棲戰艦登錄做準備,昆明機場運20搭載重裝裝甲師直接飛到河內,準備下一階段作戰,另一艘航母也差不多到達馬六甲海峽,切斷部分外部供應········以上是隊長瞎說,不必較真哈,總得來說就是碾壓局。
現在越南人口接近1億人了,這些年經濟發展迅速,跟著兔子學習了不少改革經驗,這幾年國際上也總有人說,越南即將取代中國成為「制造業」大國,我們也就是聽聽得了,越南做做服裝、配件可還行,只是當今鋼鐵、機械、等制造業還是比較落后,也必然影響到軍事工業。別說研發坦克、戰斗艦、水下潛艇等等,就是陸軍使用的自動步槍、榴彈炮等,非高科技軍工,越南都無法自行研發制造。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近些年越南在南海問題上消停了不少,在國際舞台上,永遠都是用實力說話。他們確實與三國交過手,但那都是過去式了,現代世界憑的是各方面的實力。好了今天就到這,隊員們來個強烈點贊推薦,生活很美好,感謝有妳們,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