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社会万象
奇聞奇事
人生百态
百味人生
    
「我該怎麼活?」25歲獨子意外病逝,53歲母親「冒險生女」,5年后的一封信看哭了:「兒子你過得好嗎?」
2022/06/13

人生的四大悲事,莫過于是少年喪父母,中年喪偶,晚年喪子以及少年無良師。面對突然襲來的悲事,有人意志消沉,一蹶不振,有人面對災難,迎難而上,堅強地生活著,他們的做法各不相同。

如果有人家中獨子不幸離世,只留下年過半百的父母,那麼,這老夫妻倆會選擇每天以淚洗面,睹物思人,還是選擇重新振作起來,擁抱生活、擁抱幸福呢?

有一對年過半百的夫妻,就遇到中年喪子這種情況,他們的兒子在25歲時,突發疾病離世,老兩口在料理完孩子的后事后,曾很長時間沉浸在悲痛之中,走不出來,最后他們終于做出了一個決定:打算再生一個孩子,來彌補家庭的缺失。

女人超過35歲就算「高齡產婦」了,如今這位媽媽都已經五十多歲了,還能生出孩子嗎?對此,丈夫心里沒底,反倒是妻子在不斷地寬慰丈夫:

「沒關系,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一些五十多歲的婦女還懷孕了呢,我們有什麼不可能的……」

在妻子的鼓勵下,第二天他們夫妻倆就來到醫院做檢查。

令人驚奇的是,盡管老兩口過了最佳的生育期,無法自然受孕,但醫院的檢查結果表明,他們都滿足「試管嬰兒」的要求,可以選擇「胚胎移植手術」來解決問題。

不過,在經歷兩輪的胚胎移植手術后,妻子都沒懷上孩子,不僅如此,在手術中還要承受巨大的身體創傷和心理壓力,直到第三次,老天眷顧,老兩口通過「試管移植技術」終于懷孕了一個「試管嬰兒」,是一個女兒。

正是女兒的到來,給老兩口的生活帶來了全新的希望。

曾幾何時,中年喪子的悲痛讓妻子一度陷入無盡的悲傷和絕望之中,甚至還多次有過輕 * 生的念頭;丈夫每天看著兩眼迷茫的妻子,只能強忍著悲痛,耐心地開導妻子,讓她盡快從悲傷中走出來。

那麼,這一家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變故呢,家里的獨子又是患什麼病去世的呢?本篇文章,我們來走進這個失獨家庭。

妻子叫黃黎敏,兩人是經過朋友介紹走到一起的,結婚后,他們夫妻感情很好,一起創業,一起打拼,很快黃女士就給丈夫生下了一個兒子,三口之家過得幸福美滿。

好不容易盼到兒子長大了,黃女士就和丈夫給兒子買了一套50坪的豪華公寓。為了兒子,夫妻倆耗費了所有的精力,他們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兒子。正當老兩口憧憬著兒子未來的美好生活時。

天不遂人愿,2016年,兒子突發疾病,夫妻倆竭盡全力去挽救兒子,最終還是不治身亡,年僅25歲。兒子的離開,讓夫妻倆多年的期望與寄托也隨之破滅。

自從兒子離世后,夫妻倆好長時間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沒有走出來。他們只要來到為兒子所準備的新房里,就會觸景生情,睹物思人。

新房里的一切都成了夫妻倆的噩夢,有時候夫妻倆來到新房,看著眼前的一幕,他倆一坐就是一天,從早上待到晚上,夫妻倆也不說話,只是悲傷地坐在那里,這種絕望的氣息,一直籠罩在夫妻倆的心頭上。

對兒子的思想已經占據了老兩口的一切,不少親戚朋友看到眼里,都于心不忍,都勸他倆領養一個或者再生一個吧。起初,老兩口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

有一次,黃女士的一個在醫院上班的閨蜜,知道了他們的情況后,就來到家里開導黃女士,并且建議他們:

實在不行,你們就再生一個孩子吧,現在醫學技術很先進了……你倆才五十多歲,完全可以再要一個孩子。

聽到這個建議后,老兩口起初都很抗拒的,他們知道自己年紀大了,身體哪有懷孕的條件呢,況且他們也沒有更多的精力來照顧孩子。

這事過后,老兩口每天都提不起精神來,生活過得一團糟,他倆甚至每天都不知道干什麼。看著老兩口這個狀態,閨蜜再一次來到家中勸說他倆,還為夫妻倆介紹了他們的安全技術—— 胚胎移植,試管嬰兒技術。

通過這種技術,可以把夫妻倆的胚胎拿到外面培育,等培育好之后,再重新移植到女性體內,這種技術對女性身體要求不太高,順利的話,危害也不太大。

閨蜜的一席話重新喚醒了妻子的希望,但丈夫卻覺得風險很大,畢竟妻子是五十多歲的人了,身子哪能吃得消。不過,在妻子的多次勸說下,最終說動了丈夫。

老兩口來到醫院做了一個全面的檢查,通過一系列的體檢之后,醫生給他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夫妻倆的身體完全具備做手術的條件,不過,手術的風險還是很大的。如果手術失敗,會給妻子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

醫生也希望老兩口慎重地考慮一下。

已經痛失愛子,如今還要妻子承擔受傷害的風險,丈夫打起了退堂鼓。對他而言,孩子沒了,自己還有妻子,老兩口還能相濡以沫過完余生,如果妻子再出事,那他也真就活不下去了。

妻子也看出了丈夫的顧慮,就寬慰他說:

沒關系,我身體健康,就算失敗,對我影響也不大,如果我們不嘗試一下,過日子就會帶著遺憾,那麼我們都不會快樂。

就這樣,丈夫同意了手術。然而第一次手術失敗了,妻子也遭受了極大的傷害和痛苦。看著臉色蒼白的妻子,丈夫想勸她不要再做了,但是看著妻子一臉堅定的表情,丈夫還是同意了再嘗試一次。

很快第二次手術后,胚胎移植非常成功,看著肚子里的孩子,黃女士心中的母愛再次泛起,她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然而還沒過三個月,孩子卻意外夭折了,這一次,妻子很傷心,哭得悲痛欲絕,而原本抗擊手術的丈夫,這一次卻站出來安慰妻子,老夫老妻相扶到老真是不容易。

丈夫提出可以領養一個孩子,妻子卻不愿意這樣放棄,她開始重視調養自己的身體,戒掉了許多不良的習慣,堅決把9也戒了,就連飲食她也注意了許多。

2019年1月,妻子再一次走進了手術室,很幸運的是,這一次手術很成功,胚胎順利著床。醫生們給黃女士做了全面的檢查,但是根據檢查結果得出結論,這個孩子能保住的機率很低。

聽著醫生們給出的結論,再想這兩次手術失敗的經歷,夫妻倆的心情沉到了谷底,在后來的日子里,夫妻倆就更加小心翼翼了。

妻子每天都注意自己的肚子情況,每周都要去醫院檢查,隨時確認胚胎發育狀況。在黃女士的細心調養和保護下,原本被醫生判定保住率很低的孩子,竟然一天天開始茁壯發育起來,一直到第7個月,黃女士再次來到醫院檢查時,醫生的結論讓黃女士長舒一口氣: 胎兒正常發育。

幸運的是,一直到孩子出生,胎兒也沒有出現任何不良狀態。

2019年9月25日,經過艱難的「十月懷胎」夫妻倆迎來了一個新的生命,是個女孩。丈夫讓妻子給女兒起個名字,黃女士思來想去,最終給孩子起名為「盼盼」,這是夫妻倆期盼已久的孩子。

黃女士幸福地抱著女兒,慈愛地看著懷里的女兒,女兒的眉眼間跟兒子有些相似,額頭和后腦勺簡直跟哥哥一模一樣。

從女兒的身上,黃女士看到了兒子小時候的影子,心中不禁百感交集。黃女士想到以前,自己和丈夫在外面打拼事業,忽略了對兒子的愛,一想到這里,黃女士真覺得對不起兒子,如今盼盼出生了,夫妻倆把全部的愛傾注在女兒身上,一方面可以彌補對兒子的缺憾,另一方面要好好的陪伴女兒的成長。

黃女士在月子中心休養了整整一個月才將女兒帶回家,回家后,黃女士一刻也離不開孩子,甚至丈夫要抱孩子,黃女士都不讓,她覺得丈夫會弄疼孩子,更怕孩子突然不見了,再次失去孩子。

不過,養育一個孩子并不是那麼容易的,當年兒子都是在爺爺奶奶照顧下長大的,如今換他們夫妻兒子親自來照顧孩子,反而弄得他們有些手足無措。

有時候,盼盼哭了,他們也不知道女兒為什麼哭,只能一遍遍地哄孩子,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夫妻倆從頭學起,他們買了大量的育兒書,照著書上的內容來照顧孩子。

歲月不饒人,畢竟黃女士年紀大了,記性也沒有以前好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她索性弄了一個手冊,上面記滿了孩子每天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每樣東西多少重量……黃女士對女兒的食物,甚至精確到克數。

只要孩子出現了異樣,她就會立刻詢問醫生專家。

對于女兒盼盼的疼愛,黃女士真是可以用「 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來形容。兒子的突然離世,對老兩口打擊實在是太大了,他們再也無力承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傷,他們對盼盼的愛,是竭盡全力的,生怕孩子有什麼閃失。

女兒一天天在茁壯成長,而黃女士在一天天地老去,短短數年,頭髮就白了一半,她身體有些疲倦,年紀大了,他們再也承受不起高強度的養育任務。

前幾年的胚胎移植手術,給黃女士的身體帶來了極大的傷害,這段時間,黃女士老了很多,每次抱孩子沒多久,就會感到疲憊;而丈夫還有出去工作養家;更多的時候,黃女士都是分身乏術的。

讓夫妻倆難受的不只是身體上的疲憊,而是旁人的質疑,很多人都認為,他們這麼大年紀還生孩子,等孩子成年了,他倆都成為八十多歲的老人了,這不是給孩子增加壓力嗎?

類似這樣的冷嘲熱諷,讓夫妻倆很難受,他們甚至一度對當初的決定產生了懷疑,不過,偶然有一次,黃女士在翻閱兒子的照片時,她看到照片背面寫著這麼一句話:

所有的高峰和低谷都只是暫時的,一切都會過去的。

也正是這句話,讓黃女士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她認為人的一生就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為什麼要在乎別人的看法呢?做好自己就行了,好好地陪著女兒成長就是最幸福的事。

從那之后,老兩口再也不會在意別人怎麼說了,他們樂觀地度過每一天。隨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親戚好友們看到黃女士一家人過得越來越好,也由衷地為他們高興。

許多親戚也非常喜歡盼盼,將她視若己出。

在親戚們幫著照顧下,盼盼的身體一改往日的瘦弱,變得越來越健康了。

這期間還出現了一次令人哭笑不得的小插曲。有一次,黃女士帶著女兒去醫院檢查身體,醫生發現盼盼的腿一直彎著,以為她身體出現了什麼問題呢,原來是盼盼肚子疼,拉在褲子上了,身體沒有問題,聽到這里,黃女士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來,她生怕女兒再出現什麼問題。

女兒的到來,給家里增添了生氣和歡樂。

男兒有淚不輕彈,失去兒子的悲痛,加上自己還得忍受悲痛照顧妻子,卻沒有任何人來安慰自己,丈夫的心理壓力也是極大的。有一次,黃女士出門扔垃圾,意外地看見丈夫躲在樓梯里偷偷地抹眼淚,看著丈夫這般模樣,黃女士非常心疼。

好在,女兒的到來,給丈夫增添了許多歡樂,也在逐漸治愈丈夫心中的創傷。丈夫只要一下班就趕緊回家抱著女兒。夫妻倆盡可能地抽出時間,一起陪伴女兒,夫妻倆也經常一同鍛煉,黃女士說:

孩子年紀還小,我們還想看到她結婚生子,還要幫她照顧孩子……我們不能倒,要保持健康的身體,不能給孩子增加負擔。

黃女士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她知道,有女兒照顧,她不能s,因為要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

有了女兒后,夫妻倆并沒有忘記兒子,他們決定把兒子的房間留給女兒當臥室,還經常帶著女兒在兒子的靈位前說話,給盼盼講述著哥哥以前的故事。

或許是因為血緣關系,或許是因為緣分,盼盼每次看到哥哥的照片時,都會變得特別安靜乖巧,有時候還會伸手去觸摸照片里哥哥的臉龐,女兒的這一動作,讓夫妻倆瞬間破防了。

從女兒的身上看到了兒子的影子,雖然女兒尚小,不懂事,這是他們兄妹之間的緣分,此外,盼盼最喜歡的玩具就是哥哥以前最愛的米奇時鐘……

看到女兒的種種表現,老兩口總以為是兒子又回來了,頓時他們的生活充滿了希望,丈夫在工作中越發努力,原本沒多少年就要退休的他,跟同齡人完全不一樣了,和丈夫年紀相仿的同事都已經開始進入養老生活了。

為了家庭,為了女兒,丈夫依然每天努力地工作著,不僅如此,他還做了一份兼職,他想多賺點錢,好為女兒的未來打算。

對于未來的生活,丈夫是很理性的,他認為,盡管夫妻倆努力地保持健康,認真地活著,但保不齊將來會發生什麼事,他現在只能是多賺錢,為女兒再奮斗一把,多攢點積蓄,至少要保證女兒在成年前不會為生計而發愁。

對于黃女士一家來說,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是家庭不可或缺的一角,他們在疼愛女兒的同時,從來都沒有忘記兒子,2021年清明節,一家三口來給兒子掃墓,看到墓地里安眠的兒子,盡管都去世好多年了,但黃女士還是沒有控制住情緒,在墓碑前哭了出來。

一旁的女兒仿佛懂了什麼,伸出手給媽媽抹眼淚,丈夫看著妻子和女兒,再看著墓地里的孩子,他并沒有流淚,相反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帶著妻子女兒好好生活,好好替兒子過完剩下的人生。

在兒子離世五年的清明,黃女士第一次給兒子寫了信,信中滿滿都是母愛和思念,讓人讀了瞬間能破防:

「親愛的兒子,你過得好嗎……夢里,你經常回來……兩年前,盼盼來了,那是你給媽帶來的吧……她的后腦勺跟你一模一樣,她愛音樂……這些都和你小時候一模一樣……放心,爸爸、媽媽還有妹妹正在努力地活著。」

對于子女來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對于父母來說,養兒育女,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對于失獨的家庭,誰能真正理解他們心中的苦痛,他們的無助;愿社會對「失獨家庭」更多的關注,更多的善待。

8個宅在家里,就可以做的健身運動,塑性減脂,緊致肌肉線條
2023/03/07
7步畫出國畫牡丹,拆解每一步,搭配詳細細節筆法展示,適合反復練習
2023/02/24
7步畫出國畫楊梅,垂涎欲滴,簡單易學,多加練習
2023/03/03
6步畫出傲骨白梅,傲然鐵骨、身姿蒼古,筆法清晰簡單易學
2023/03/01
美甲分享:3種高顏值美甲大放送,顯白洋氣又高級,每一款都巨顯白
2023/03/03
一株金紅色的牡丹花,6步重點細節畫法展示圖,適合反復觀看練習
2023/02/28
6步畫出國畫蘭花,瀟灑清逸,很適合入門級學生練習
2023/03/01
7個宅在家里,就可以做的瘦身運動,塑性減脂,緊致肌肉線條
2023/02/23
8步畫出國畫荷花,重點細節畫法展示圖,適合初學者反復觀看練習
2023/03/03
7步畫出國畫荷花,拆解每一步,細節步驟一一列舉,建議新手仔細觀看
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