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短視訊平臺有這樣一則新聞引起了網友的關注。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在超市購物時,因為孩子口渴難耐,母親便隨手從貨架上拿了一瓶飲料,先打開給孩子喝了幾口。在她看來,這似乎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小事兒。然而,卻在結帳時與超市老闆產生了糾紛。
當時,這位母親拿著打開的飲料瓶到櫃檯掃碼,但超市老闆卻拒絕結帳。他認為,在沒有付款結帳的情況下,提前喝了飲料屬於盜竊,並要求她10倍賠償。但這位母親卻不樂意了,她認為孩子口渴一時忍不住才提前喝了飲料,事後也一定會按原價付錢,為什麼就屬於盜竊了呢?
寶媽都有帶孩子逛超市的習慣,在照顧孩子的同時又可以買些生活用品,實屬兩全其美。
只是家長在帶孩子逛超市時一定要提前跟孩子說好超市的規則,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一天,寶媽小李帶著3歲女兒一起去超市買菜。進入超市後,看到周圍的人都在挑選自己的商品,小李的女兒也像一個小大人一樣東瞅瞅西看看。甚至當女兒看到喜歡的物品時,她還會忍不住伸出手去拿那個物品,但都被小李制止了。
就在小李挑選需要的商品的時候,一不留神女兒拿起了一瓶飲料直接動手擰開了瓶蓋。當小李發現的時候,女兒已經津津有味的喝了起來,看到正在喝飲料的女兒,小李想孩子先喝飲料一會兒再一起到收銀台付款就可以了。於是,當女兒喝了之後,小李將飲料放在了購物推車中。
可是,在結賬的時候商家看到開封被喝過的飲料便問小李:「請問這是我們商場內的商品嗎?是你們打了開嗎?」小李點點頭。但沒想到的是商家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後卻要求小李給出10倍賠償,這讓小李十分的不服氣。
因此,面對著商家的這種賠償要求小李回答道:「雖然這瓶飲料是我們在購買過程中打開了,可是我並沒有要逃避付款,相反我拿到收銀台來結賬這很正常。這就如同大家在飯店吃飯,往往都是吃完飯再結賬一樣。你們卻要求我給你們10賠償,這就很不合理了。」
小李講完,周圍圍觀的人也紛紛點頭。商家被小李的話懟的不再講話,而小李的女兒此時也嚇壞了,被小李抱在懷裡輕聲安撫著。最後,超市的負責人過來批評了收銀員一頓,並向小李道了歉。
雖然事情在小李的冷靜下解決了,但小李也反思了自己,是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才會發生這樣的鬧劇,是時候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了。
對於如今的家長來說,如何養育好一個孩子成為了頭等大事。除了要在吃穿用度上給予保障,在孩子的言行舉止上更是需要時時督促,力求把孩子培養成高情商懂禮貌的孩子。
1)帶孩子去超市前, 讓孩子吃飽喝足,進入之前最好能上一趟廁所,省得來回折騰。
夏天天氣炎熱,即便是超市開著空調,小孩子也很快就會感到口渴,無論是去哪裡,都要 隨身給孩子帶上保溫杯或者小水杯,裝好水,以備不時之需。
2)對於大孩子來說,什麼道理都懂了,父母要和他講好規則, 先付帳再享用,這就是規矩,人人都要遵守。
3) 誠實守信,不能隨意拆開或揉捏超市里的物品,不能貪小便宜自行拿取贈品,私開包裝的物品一定要結算,否則會教壞小朋友。
4)在外遇到糾紛,鼓勵寶媽合理維權, 但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情緒,尤其是當孩子在身邊的時候。孩子的安全和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只顧發洩自己的情緒。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影本,父母如何,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未來。在公共場合若能正確引導孩子,也是融入社會的一次實踐,變壞為好。